近日,母亲说胸口有点疼,我带她去医院检查,结果是心脏功能衰减,医生说先输点液。
母亲的病,让我的心似乎掏空了一般,好多天都不能从压抑中缓过来。两年前母亲做了心脏支架手术,过来的每一天日子里我都是提心吊胆,即便是小感冒也是担心不已。
我的脑海中,无数次呈现一幅画面,久久不能抹去,一条林荫小道上,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,斑驳地照在寂静的小路上,一个瘦小孱弱的身影渐渐变远、渐渐变小,而我却只能远远地望着那个背影,越走越远,越走越小。多么希望,林荫小道变成又宽又亮的大道;多么希望,我左右相伴牵着母亲的手,一直走,一直走;多么希望,那条路没有尽头,没有黄昏!
平日里,给母亲买衣服裤子,她总是说,穿的多了,少买些!有换洗的就行了,穿不了多少!给她买糕点、水果,她又总说,这个热那个凉,这不能吃,那也不能吃的!给她钱用,让她买点自己喜欢吃的、穿的,她总是说,儿女手头不宽裕,用钱的地方比较多,别给了,自己留着用吧!
母亲生病住院了,因为疫情严峻,医院管得比较严,晚上不让病人离开医院回家住宿,陪护也尽量不要在医院。那天晚上,我去送晚餐给母亲,她说不早了,赶快回家照顾小孩吧。一边挥手示意,一边催促我赶紧走。我好想多陪母亲一会儿,或是在医院里陪护。可母亲还是再三催促,我只好离开!不忍直视母亲的眼睛,不敢再多说几句话,我怕泪水忍不住流出来。母亲目送着我的背影,我掩上门,透过玻璃再看看母亲深邃的眼睛,消瘦的身影,依依不舍,转身离开。母亲总是替别人着想得太多,只要自己能动就不劳烦别人,怕给别人添麻烦。从医院走在回家的路上,寒风瑟瑟、长路漫漫,泪水情不自禁地流着,我真的不知道,在未来的路上,我要如何好好地来爱母亲,要怎样才能回报我的母亲!
还记得小时候,父母总是说我脾气怪不好带,那时把二老给累坏了。可母亲总是不停地忙着、忙着,从未见她好好地坐着休息过、唠嗑过。到了小学,我也帮着母亲做些家务,但到了深夜十一二点了,母亲的活计还是做不完,那时的我总在想,怎么有这么多琐碎的事要做,什么时候才能减少一些呢,好让母亲清闲一些!每次想着想着,都是以泪洗脸,哭湿了枕巾入睡。
出生在50年代的父母,虽然没有条件上过学,可是知书达礼、善解人意,时时为别人着想。在我印象中,母亲从未发过火,从未大喊大叫过。脸上永远洋溢着豁达的笑容,眉头从未紧锁过,即便是病痛折磨也没有退缩 。三十年的风湿疼痛,母亲也是咬紧牙关挺着,两年多的心脏病依然乐观坚强,只要能动弹起身她就会帮衬着子女洗衣、做饭、拖地、带孩子。母亲怕影响儿女的学习,都是自己做家务。还记得我读初中时,爷爷生病了,母亲照顾了爷爷三年,虽然说叔伯们弟兄几个轮流照顾,但爷爷总是喜欢在我家吃喝养老,因为母亲的脾气好,心地又善良。
人生是如此的短暂,记忆中,感觉父母都一直还是三十多岁,依然那么年轻、健壮。可是,是谁偷走了他们的时间?是赡养老人、教育孩子、挖田种地、琐碎的家务、繁忙的活计。一转眼的功夫,竟把他们变得如此苍桑,头发花白、皱纹纵横、身体佝偻、步履蹒跚。
有时母亲打电话,说让我们带着小孩回家,有时我总说忙,或许母亲想我的时候更多一些,胜过了我想母亲!
父母之恩,永远报答不完。未来的路上,陪母亲左右、儿孙绕膝、唠嗑拍照、春暖花开、温馨一家。
永昌硅业 李春梅 文/图